連闕
詞語(yǔ) | 連闕 |
---|---|
拼音 | lián qu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臺(tái),上作樓觀,名曰闕。闕上連有飛檐罘罳者謂之連闕。(二)、連延的城闕。
解釋:
(一)、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臺(tái),上作樓觀,名曰闕。闕上連有飛檐罘罳者謂之連闕。
《漢書(shū)·文帝紀(jì)》“ 未央宮 東闕罘罳災(zāi)” 唐 顏師古 注:“罘罳,謂連闕曲閣也,以覆重刻垣墉之處,其形罘罳然。”
(二)、連延的城闕。
唐 李洞 《雪》詩(shī):“迢迢來(lái)極塞,連闕謂風(fēng)吹。”
釋義:
【拼音】 lián quē 【注音】ㄌㄧㄢˊ ㄑㄩㄝ【條目】連闕(連闕)【引證解釋】1. 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臺(tái),上作樓觀,名曰闕。闕上連有飛檐罘罳者謂之連闕。《漢書(shū)·文帝紀(jì)》“ 未央宮 東闕罘罳災(zāi)” 唐 顏師古 注:“罘罳,謂連闕曲閣也,以覆重刻垣墉之處,其形罘罳然。”2. 連延的城闕。 唐 李洞 《雪》詩(shī):“迢迢來(lái)極塞,連闕謂風(fēng)吹。”
相關(guān)詞語(yǔ):
拔茅連茹貝闕珠宮比翼連枝兵連禍結(jié)補(bǔ)闕燈檠補(bǔ)闕拾遺拔毛連茹抱殘守闕比肩連袂比目連枝比屋連甍比物連類璧合珠連兵連禍接補(bǔ)闕掛漏吹角連營(yíng)車(chē)擊舟連唇輔相連
詞語(yǔ)形式
熱門(mén)屬性詞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