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
詞語 | 茅塞 |
---|---|
拼音 | máo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解釋:
(一)、《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峽,當在其南,中亦有峽南下,第茅塞無徑,遂隨道西北上?!焙笕擞谩睹献印氛Z意以比喻思路閉塞,或愚昧無知;且多作為自謙之詞。 宋 王明清 《揮麈馀話》卷二:“ 仲信 寓 越 之 蕭寺 ……時一相過,未嘗不劇談終日,有補于茅塞為多?!薄度龂萘x》第三八回:“ 玄德 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 備 如撥云霧而覩青天?!?清 李漁 《蜃中樓·述異》:“吾兄真解人也,小弟胸中茅塞,不覺頓開。”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鐘的談話,可是好像使 道靜 頓開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釋義:
這“頓開茅塞”作為一個相關成語,其語源正出于孟子這里,沒有“茅塞”,談何“頓開”呢? 諸葛亮開劉備之茅塞,孟子開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 茅草塞住,又請誰來“頓開”呢?
造句:
1、苦思冥想了很久,電燈光一閃,張玨頓開茅塞,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2、老師的提醒使他茅塞頓開。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拔本塞源拔茅連茹閉目塞聽蔽聰塞明拔本塞原閉門塞竇閉門塞戶閉明塞聰閉目塞聰閉目塞耳蔽明塞聰波流茅靡波羅塞戲初出茅廬充天塞地垂頭塞耳賜茅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