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伏
詞語 | 帖伏 |
---|---|
拼音 | tiē f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貼地而伏。(二)、折服;順從不反抗。
解釋:
(一)、貼地而伏。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臣聞?chuàng)豇B之動,故前俯伏,猛獸將擊,必餌毛帖伏。”
(二)、折服;順從不反抗。
宋 曾鞏 《開封府推官制》:“夫慈惠足以煦養(yǎng)惸弱,剛嚴(yán)足以帖伏奸強(qiáng)。”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瑯璫引下,皆帖伏無后言。”
釋義:
【拼音】:tiē fú 【注音】:ㄊㄧㄝ ㄈㄨˊ (1).貼地而伏。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臣聞?chuàng)豇B之動,故前俯伏,猛獸將擊,必餌毛帖伏。”(2).折服;順從不反抗。 宋 曾鞏 《開封府推官制》:“夫慈惠足以煦養(yǎng)惸弱,剛嚴(yán)足以帖伏奸強(qiáng)。”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瑯璫引下,皆帖伏無后言。”
相關(guān)詞語:
不伏燒埋不甘雌伏此伏彼起此起彼伏鴟張鼠伏發(fā)奸擿伏福倚禍伏伏低做小伏地圣人伏而咶天伏法受誅伏虎降龍伏龍鳳雛俯首帖耳發(fā)隱擿伏伏首貼耳狐憑鼠伏禍福倚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