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
詞語 | 稍稍 |
---|---|
拼音 | shāo shā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稍微:稍稍休息一下。稍稍有點(diǎn)兒疲倦。解釋:
(一)、漸次;逐漸。
《戰(zhàn)國策·趙策二》:“ 秦 之攻 韓 魏 也,則不然。無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蠶食之,傅之國都而止矣。”《漢書·韓王信傳》:“居七日, 胡 騎稍稍引去。天霧, 漢 使人往來, 胡 不覺。” 唐 韓愈 孟郊 《遠(yuǎn)游聯(lián)句》:“外患蕭蕭去,中悒稍稍瘳。” 朱自清 《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這其間,人眾稍稍聚攏,但立刻即又散開。”
(二)、稍微。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區(qū)區(qū)甘累趼,稍稍息勞筋。” 明 何景明 《鄉(xiāng)射禮直節(jié)》:“乃使學(xué)官草具其儀,予稍稍為説,其文辭義意,略去。”
(三)、細(xì)微;微微。
唐 杜甫 《秋笛》詩:“不見秋云動,悲風(fēng)稍稍飛。” 唐 杜甫 《送嚴(yán)侍郎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樓宴》詩:“稍稍煙集渚,微微風(fēng)動襟。”
(四)、些許;必許。
宋 蘇軾 《雜興答鮮于子駿》詩:“平生嗜羊炙,識味肯輕飽。烹蛇啖蛙蛤,頗訝能稍稍。”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一:“ 嶺 南人以檳榔代茶,且謂可以御瘴。余始至,不能食,久之亦能稍稍,居歲餘,則不可一日無此君矣。”《西游補(bǔ)》第九回:“﹝ 秦檜 道:﹞撞著稍稍心姓 趙 的,卻把濃墨涂圈,圈大罪大,圈小罪小,或滅滿門,或罪妻孥,或夷三黨,或誅九族,憑著 秦檜 方寸兒。”
(五)、多,紛紛。
唐 薛能 《圣燈》詩:“莽莽空中稍稍燈,坐看迷濁變清澄。”《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十年》:“於是守城者稍稍棄甲投兵而下。”
(六)、全;都。
唐 張九齡 《上封事》:“而今刺史、縣令,除京輔近處,雄望之州,刺史尤擇其人,縣令或備員而已。其餘 江 、 淮 、 隴 、 蜀 、 三河 諸處,除大府之外,稍稍非才。”《新唐書·文藝傳下·李益》:“同輩行稍稍進(jìn)顯, 益 獨(dú)不調(diào),鬱鬱去。”
(七)、隨即,已而。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灌夫 ﹞坐乃起更衣,稍稍去。” 唐 王昌齡 《初日》詩:“斜光入羅幕,稍稍親絲管。”
(八)、剛剛;才。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二》:“座稍稍罷出, 蚡 令騎留 夫 ,或按 夫 頭令謝。” 宋 蘇軾 《杭州上執(zhí)政書》之一:“去年 浙 中,冬雷發(fā)洪, 太湖 水溢,春又積雨……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分種,十不及四五。”
(九)、不過;僅僅。
明 袁宗道 《敘守考績序》:“今繇 張富順 厚裕 所言觀之,大夫豈稍稍著文學(xué)之用如 文翁 長卿 也歟?”
(一十)、10.已經(jīng),業(yè)經(jīng)。
明 何景明 《平埧城南村》詩之一:“兒童候晨光,稍稍荊扉啟。”
(一十一)、11.偶然,偶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參惠州軍》詩:“先朝有名臣,臥理訟隨息。稍稍延諸生,談笑預(yù)賓客。”
釋義:
稍稍,指稍微;漸次;逐漸。見《漢書·韓王信傳》:“居七日,胡騎稍稍引去。天霧, 漢使人往來,胡不覺。”
相關(guān)鏈接:稍
相關(guān)詞語:
稍勝一籌稍遜一籌稍縱即逝頭稍自領(lǐng)稍關(guān)打節(jié)稍安毋躁稍縱則逝末尾三稍稍黷筐篚蒲稍稍袋稍殺稍人稍水鞭稍稍食寥稍枝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