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
詞語 | 體格 |
---|---|
拼音 | tǐ g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人體發育的情況和健康情況:體格健全。(二)、泛指人和動物的體形:古代的猛犸和現在的象體格大小差不多。
解釋:
(一)、指詩文或字畫等的體裁格調,體制格局。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聲韻》:“自聲病之興,動有拘制,文章之體格壞矣。”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且古人語各不同,如 三國 時與 西漢 人語, 兩漢 人與 六朝 人語,各有體格,今皆一律。” 明 袁宏道 《答徐可見太府書》之二:“ 會稽 徐文長 稍自振脫,而體格位置小似 羊欣 書。”《紅樓夢》第七八回:“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
(二)、人體的姿態,模樣。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見男人問訊稱呼,禮數毫不異僧家,接對無妨;到內室念佛看經,體格終須是婦女,交搭更便。”《天雨花》第五回:“只嫌體格尊嚴甚,坐立如山像貴人。”參見“ 體態 ”。
(三)、指人體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前面》四:“ 劉希堅 望著她的高大壯碩的身影,一面想著和這體格完全不相稱的她的癡情。”如:體格檢查。
釋義:
人體形態結構。包括生長發育水平,身體的整體指數與比例(體型),以及身體的姿態。可根據身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度和皮下軟組織等指標來評定。
相關詞語:
遍體鱗傷別具一格不成體統不拘一格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別創一格別開一格不名一格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赤身裸體此事體大椎膚剝體芳蘭竟體凡胎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