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鵪鶉
詞語 | 斗鵪鶉 |
---|---|
拼音 | dòu ān chú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鬭鵪鶉”。一種博戲。相傳始于 唐 代, 玄宗 時 西涼 人進獻鵪鶉,能隨金鼓節奏爭斗,宮中養以為戲。后即流行民間。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一》:“ 江 北有鬭鵪鶉,其鳥小而馴,出入懷袖,視鬭雞又似近雅。” 清 葛元煦 《滬游雜記》十一:“ 滬 人霜降后喜鬭鵪鶉,畜養者以繡囊懸胸前,美其名曰冬興將軍……鬭時,貼標頭分籌馬,每鬭一次謂之一圈?!?h2>解釋:1.亦作"斗鵪鶉"。 2.一種博戲。相傳始于唐代,玄宗時西涼人進獻鵪鶉,能隨金鼓節奏爭斗,宮中養以為戲。后即流行民間。
相關詞語:
傲霜斗雪暗斗明爭八斗之才北斗之尊百結懸鶉避煩斗捷步斗踏罡步罡踏斗才高八斗車載斗量秤平斗滿尺布斗粟床下牛斗鶉居鷇食鶉衣百結才夸八斗才占八斗逞嬌斗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