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猘
詞語 | 狂猘 |
---|---|
拼音 | kuáng z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形容兇猛。 元 揭傒斯 《奉議大夫甘公士廉墓志銘》:“攻討之策,必自近始,近者服,則遠者自從。今近而狂猘,莫若 古縣 猺。” 明 劉基 《雜詩》:“蚩蚩自狂猘,涫沸交殺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生》:“冥王鞫狀,怒其狂猘,笞數(shù)百,俾作蛇。”解釋:
(一)、形容兇猛。
元 揭傒斯 《奉議大夫甘公士廉墓志銘》:“攻討之策,必自近始,近者服,則遠者自從。今近而狂猘,莫若 古縣 猺。” 明 劉基 《雜詩》:“蚩蚩自狂猘,涫沸交殺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生》:“冥王鞫狀,怒其狂猘,笞數(shù)百,俾作蛇。”
釋義:
1.形容兇猛。
相關詞語:
大喜若狂蝶戀蜂狂蜂狂蝶亂鳳狂龍躁歡欣若狂歡喜若狂解發(fā)佯狂驚喜若狂驚喜欲狂舉國若狂狂吠狴犴狂風暴雨狂風驟雨狂奴故態(tài)狂犬吠日狂妄自大口出狂言狂風惡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