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師
詞語 | 官師 |
---|---|
拼音 | guān sh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百官;較低級的官吏。(二)、官吏之長。
(三)、指考試官。
解釋:
(一)、百官;較低級的官吏。
《書·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孔 傳:“官師,眾官。”《國語·吳語》:“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 韋昭 注:“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為士。《周禮》:‘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禮記·祭法》:“官師一廟。” 鄭玄 注:“官師,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屬。”《穆天子傳》卷六:“百嬖人官師畢贈(zèng)。” 郭璞 注:“官師,群士之號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王禘》:“所謂官師者,次其長者也。然則達(dá)官之長必三命而上者,官師則中士而再命者。”
(二)、官吏之長。
《國語·楚語上》:“在輿有旅賁之規(guī),位寧有官師之典。” 韋昭 注:“師,長也。”《漢書·晁錯(cuò)傳》:“ 高皇帝 親除大害,去亂從,并建英豪,以為官師,為諫爭,輔天子之闕,而翼戴 漢 宗也。” 顏師古 注:“師,長也,各為一官之長也。”《新唐書·李絳傳》:“將帥擇,士卒勇矣;官師公,吏治輯矣。”
(三)、指考試官。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一)》:“寥寥三百余字耳,卻已將學(xué)生對于舊學(xué)之空疏和官師態(tài)度之浮薄寫盡。”
釋義:
1.百官;較低級的官吏。 2.官吏之長。 3.指考試官。
相關(guān)詞語:
百世師一字師百萬雄師稗官野史班師回朝筆墨官司百世之師拜賜之師稗官小說班師得勝班師回俯陳師鞠旅出師不利出師無名出師有名達(dá)官貴人達(dá)官顯宦達(dá)官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