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儁
詞語 | 時儁 |
---|---|
拼音 | shí jù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同“時俊”。《魏書·儒林傳·盧景裕》:“齊文襄王 入相,於第開講,招延時儁,令 景裕 解所注《易》。”宋 李綱《論治疏》:“誠能博求時儁,上下同心,則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解釋:
(一)、同“ 時俊 ”。《魏書·儒林傳·盧景裕》:“ 齊文襄王 入相,於第開講,招延時儁,令 景裕 解所注《易》。” 宋 李綱 《論治疏》:“誠能博求時儁,上下同心,則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
相關詞語:
安時處順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違農時避跡藏時撥亂濟時不時之須藏器待時曾幾何時猖獗一時乘時乘勢傳誦一時揣時度力蹉跎時日待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