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
詞語 | 敲門 |
---|---|
拼音 | qiāo mé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叩門。(二)、古代婚儀中的納采。
解釋:
(一)、叩門。
宋 蘇軾 《浣溪沙》詞:“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水滸傳》第三七回:“ 宋江 和兩個公人來到莊院敲門。” 巴金 《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門地敲門。”
(二)、古代婚儀中的納采。
《宋史·禮志十八》:“諸王納妃。 宋 朝之制,諸王聘禮,賜女家白金萬兩,敲門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壺、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納采。”
釋義:
故事在兩條線上展開。一條線敘述主人公四年來的辛勤努力和一家人為了主人公讀大學(xué)而付出的慘重的犧牲;另一條線卻主要寫主人公父親的人生史。
造句:
1、只有虔誠敲門的人,才能看見大門開啟。
2、毅力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如果你用力不斷的敲門,總會有人應(yīng)門的。
相關(guān)詞語:
閉門羹門外漢敲邊鼓敲門磚敲竹杠挨門逐戶盎盂相敲挨門挨戶白屋寒門拜倒轅門班門弄斧傍人門戶北門南牙北門鎖鑰閉門酣歌閉門覓句閉門卻掃閉門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