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
詞語 | 茅舍 |
---|---|
拼音 | máo sh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茅屋;草屋茅舍無煙。——《聊齋志異·促織》解釋:
(一)、亦作“茆舍”。茅屋。
《三國志·蜀志·秦宓傳》:“ 宓 稱疾,臥在茅舍。”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西湖和人韻》詞:“茆舍疎籬今在否?松竹已非疇昔。” 元 曹明善 《沉醉東風(fēng)·村居》曲之二:“茆舍寬如釣舟,老夫閑似沙鷗。” 陳毅 《由北京到廣州》詩:“清水池塘傍茅舍,鳶飛魚躍竹萬竿。”
(二)、用以謙稱自己的住宅。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若得法師降臨茅舍,此乃萬千之幸。”
釋義:
1.亦作"茆舍"。 2.茅屋。 3.用以謙稱自己的住宅。
造句:
1、愛,不會在負(fù)心者的樓臺前留步,卻能夠在真情人的茅舍中永駐。章傳家
2、那竹林掩映下的茅舍,便是那位詩人的故居。
相關(guān)詞語:
拔茅連茹白云親舍百舍重繭不舍晝夜百舍重趼避軍三舍避君三舍波流茅靡初出茅廬賜茅授土打家劫舍頓開茅塞打家截舍東家西舍東鄰西舍讀不舍手分茅裂土分茅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