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
詞語 | 狐貍 |
---|---|
拼音 | hú l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狐的通稱。解釋:
(一)、獸名。狐和貍本為兩種動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壞人。
《東觀漢記·張綱傳》:“侍御史 張綱 獨埋輪于 雒陽 都亭,曰:‘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唐 杜甫 《久客》詩:“狐貍何足道,豺虎正縱橫。”《說岳全傳》第十三回:“得意狐貍強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 袁靜 《紅色交通線》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個老狐貍。”
(二)、猶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橋隆飆》一:“你不要給我耍狐貍!笑面虎,花臉狼,我都見過!”
釋義:
狐貍,哺乳動物,形狀與貓相似,毛皮可制衣物。
相關詞語:
城狐社鼠豺狐之心董狐直筆董狐之筆發屋求貍篝火狐鳴狗黨狐群狗黨狐朋狗走狐淫狐虎之威狐假虎威狐埋狐搰狐朋狗友狐憑鼠伏狐裘羔袖狐群狗黨狐死首丘狐死兔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