疵病
詞語 | 疵病 |
---|---|
拼音 | cī b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缺點;毛病。《書·大誥》“天降威,知我國有疵”孔 傳:“謂三叔流言,故 祿父 知我 周 國有疵病。”宋 蘇軾《東坡志林·記六一語》:“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金 元好問《陶然集詩序》:“后數日復取讀,疵病復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宋 人詞亦有疵病,斷不可學。”《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得到了名貴的彝鼎金石,也是撫摩把玩,指摘疵病。”(二)、非議,指出缺點、毛病。宋 蘇轍《催行役法札子》:“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間終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實恐久遠姦人指以為詞,疵病圣政。”宋 葉適《張令人墓志銘》:“自篤信力學之士,隨其分量所得,毫釐有間,茍不盡知,趨舍異涂,輒相疵病。”
解釋:
(一)、缺點;毛病。
《書·大誥》“天降威,知我國有疵” 孔 傳:“謂三叔流言,故 祿父 知我 周 國有疵病。”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記六一語》:“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 金 元好問 《陶然集詩序》:“后數日復取讀,疵病復出。”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二:“ 宋 人詞亦有疵病,斷不可學。”《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得到了名貴的彝鼎金石,也是撫摩把玩,指摘疵病。”
(二)、非議,指出缺點、毛病。
宋 蘇轍 《催行役法札子》:“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間終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實恐久遠姦人指以為詞,疵病圣政。” 宋 葉適 《張令人墓志銘》:“自篤信力學之士,隨其分量所得,毫釐有間,茍不盡知,趨舍異涂,輒相疵病。”
釋義:
疵病是漢語詞匯,拼音cī bìng,出自《書·大誥》。
造句:
1、那篇文章指責對方的疵病,到了痛毀極詆、無以復加的境地,讓人讀了覺得是泄私憤而不是討論。
2、應用n.m。處理消除表層過共析碳化物疵病。
相關詞語:
蚌病成珠病病歪歪病從口入病骨支離病民蠱國病魔纏身病入膏肓病入骨髓蚌病生珠病在膏肓病國殃民病民害國病染膏肓病入骨隨病由口入吹毛求疵愁潘病沈吹毛索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