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旌
詞語 | 三旌 |
---|---|
拼音 | sān j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公、侯、伯三公。(二)、三面旌旗。
解釋:
(一)、指公、侯、伯三公。
《莊子·讓王》:“ 子綦 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陸德明 釋文:“三旌,三公位也。 司馬 本作三珪。”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制科》:“ 屠羊 隱名, 楚王 延以三旌之位。” 明 方孝孺 《樂壽堂記》:“自茲以往,縱僥倖有成,而竊五鼎之食,三旌之位,亦無與於樂矣。”參見“ 三圭 ”。
(二)、三面旌旗。
清 朱彝尊 《題汪檢討楫乘風破浪圖》詩:“瑯函錦題國門出,車前騶唱揚三旌。”
釋義:
sān jīng ㄙㄢ ㄐㄧㄥ 三旌(1).指公、侯、伯三公。《莊子·讓王》:“ 子綦 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陸德明 釋文:“三旌,三公位也。 司馬 本作三珪。”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制科》:“ 屠羊 隱名, 楚王 延以三旌之位。” 明 方孝孺 《樂壽堂記》:“自茲以往,縱僥幸有成,而竊五鼎之食,三旌之位,亦無與於樂矣。”參見“ 三圭 ”。 (2).三面旌旗。 清 朱彝尊 《題汪檢討楫乘風破浪圖》詩:“瑯函錦題國門出,車前騶唱揚三旌。”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草廬三顧差三錯四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