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德
詞語 | 知德 |
---|---|
拼音 | zhī d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懂得道德。(二)、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
(三)、才智與德行。
解釋:
(一)、懂得道德。
《論語·衛靈公》:“子曰:‘ 由 ,知德者鮮矣。’”《國語·周語下》:“其君在會,步言視聽,必皆無謫,則可以知德矣。” 明 劉基 《梅頌》序:“予與 仲文 交,敬其好學而知德也。”
(二)、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民未知德,懼若在己。” 李周翰 注:“天下之有未聞知君德者,是輔臣之過,故懼若在己也。” 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恨不得展草韁。”
(三)、才智與德行。
章炳麟 《訄書·訂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習故事則賢,而知德少歉矣。”
釋義:
1.懂得道德。 2.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
相關詞語:
愛人以德安分知足白首相知敗德辱行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