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杌
詞語 | 馬杌 |
---|---|
拼音 | mǎ w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馬兀”。坐具。大方凳。解釋:
(一)、亦作“ 馬兀 ”。坐具。大方凳。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諸庫迎煮》:“其官私妓女……各雇賃銀鞍鬧妝馬匹,借倩宅院及諸司人家虞候押番,及喚集閒僕浪子,引馬隨逐,各青絹白扇馬兀供直。”《清通典·禮·嘉五》:“皇帝大駕鹵簿:玉輦一、導蓋一、……水瓶二、馬杌一、交椅一。”亦稱“ 馬杌子 ”。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什物》:“《事物紺珠》有馬杌二字。俗以方而大者為馬杌子。”
釋義:
1.亦作"馬兀"。 2.坐具。大方凳。
相關詞語:
風馬牛露馬腳馬后炮馬前卒下馬威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鞍馬勞倦鞍馬勞神寶馬香車北叟失馬弊車羸馬兵荒馬亂兵強馬壯伯樂相馬不食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