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黷
詞語 | 下黷 |
---|---|
拼音 | xià d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世俗之垢濁。(二)、謂垢濁之風(fēng)浸染于下。
解釋:
(一)、謂世俗之垢濁。
《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芒芒宇宙,上墋下黷。” 李周翰 注:“墋,垢。黷,濁也。并言天下昬亂垢濁也。”
(二)、謂垢濁之風(fēng)浸染于下。
《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淳源上派,澆風(fēng)下黷。” 呂延濟 注:“澆薄之風(fēng)垢濁於下。黷,垢濁也。”
釋義:
下黷,漢語詞語,讀音為xià dú,意思為世俗之垢濁或垢濁之風(fēng)浸染于下。
相關(guān)詞語:
下馬威安營下寨筆下超生筆下生花兵臨城下不恥下問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在話下巴人下里百下百全百下百著半上半下半上落下包打天下不差上下不媿下學(xué)不愧下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