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軛
詞語 | 轅軛 |
---|---|
拼音 | yuán 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二)、古代肩輿供抬舉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橫木(或布帶、皮帶)。
解釋:
(一)、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
唐 李白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詩:“姹女乘河車,黃金充轅軛。” 王琦 注:“軛,轅端橫木。駕馬領者也。”《宋史·宦者傳三·楊戩》:“農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墾,殫財靡芻,力竭餓死,或自縊轅軛間。”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棧有青牛,素服轅軛。主之薨也,踣地哀鳴,仰天屑淚,三日不秣。”
(二)、古代肩輿供抬舉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橫木(或布帶、皮帶)。
《隋書·禮儀志五》:“初 齊武帝 造大小輦,并如軺車,但無輪轂,下橫轅軛。”
釋義:
轅軛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古代肩輿供抬舉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橫木(或布帶、皮帶)。
相關詞語:
拜倒轅門北轅適楚北轅適粵北轍南轅改轅易轍截轅杜轡南轅北轍南棹北轅攀轅臥轍駑驥同轅覆餗僨轅攀轅扣馬螳臂當轅擊轅之歌狖軛鼯軒督轅轅門抄軒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