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刻
詞語 | 三刻 |
---|---|
拼音 | sān k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分一晝夜為百刻,三刻相當于今時四十三分。解釋:
(一)、古代分一晝夜為百刻,三刻相當于今時四十三分。
漢 衛宏 《漢舊儀》:“立夏立秋晝六十二刻,夏至晝六十五刻。夜漏不盡五刻,擊五鼓;夜漏不盡三刻,擊三鼓。”《文選·陸倕<新刻漏銘>》“自天觀象,昏旦之刻未分” 李善 注引《五經要義》:“昏,闇也。旦,明也。日入后漏三刻為昏,日出前漏三刻為明?!薄赌鲜贰さ姐靷鳌罚骸懊t臣賦詩,獨詔 沆 為二百字,三刻便成, 沆 於坐立奏,其文甚美。”
釋義:
三刻,拼音是sān kè ,出自《漢舊儀》,解釋為古代分一晝夜為百刻,三刻相當于今時四十三分。。
造句:
1、你讓他立時三刻到我這里來,不得耽誤。
2、午時三刻,烈日當空,監斬官下令:斬!突然死囚一陣哈哈大笑,監斬官問到:你因何發笑?死囚遲疑片刻道:專家果然沒說錯,每天笑一笑可以延長壽命5秒。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草廬三顧差三錯四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