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朔
詞語 | 節朔 |
---|---|
拼音 | jié sh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節日和朔日。亦泛指節日。唐 無名氏《冥音錄》:“﹝長女﹞每至節朔,輒舉觴酹地,哀咽流涕。”宋 葉適《沉仲一墓志銘》:“吾賴 仲一,常兄事之,然每節朔,束帶相看,啜茗徑去矣。”元 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逢個節朔,遇個冬年,拿著這一盞兒茶錢,告哥哥可憐見!”解釋:
(一)、節日和朔日。亦泛指節日。
唐 無名氏 《冥音錄》:“﹝長女﹞每至節朔,輒舉觴酹地,哀咽流涕。” 宋 葉適 《沉仲一墓志銘》:“吾賴 仲一 ,常兄事之,然每節朔,束帶相看,啜茗徑去矣。”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逢個節朔,遇個冬年,拿著這一盞兒茶錢,告哥哥可憐見!”
釋義:
節朔是漢語詞匯,讀音是jié shuò ,意思是節日和朔日。
相關詞語:
不拘小節白首一節柏舟之節卑躬屈節秉節持重別生枝節不拘細節不修小節錯節盤根大節不奪蹈節死義砥節奉公砥礪風節砥節厲行砥節勵行砥節礪行砥礪名節東撙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