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醭
詞語 | 白醭 |
---|---|
拼音 | bái b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白醱 ”。白霉。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下釀以杷攪之,綿幕甕口,三日便發,發時數攪,不攪則生白醭。” 宋 楊萬里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之八:“自暴羣書舊間新,浄揩白醭拂黃塵。” 章炳麟 《五無論》:“微菌溼生,則有青衣、白醱之屬。欲去之者,惟得起潔浄心,不得起損害心。”解釋:
(一)、亦作“ 白醱 ”。白霉。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下釀以杷攪之,綿幕甕口,三日便發,發時數攪,不攪則生白醭。” 宋 楊萬里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之八:“自暴羣書舊間新,浄揩白醭拂黃塵。” 章炳麟 《五無論》:“微菌溼生,則有青衣、白醱之屬。欲去之者,惟得起潔浄心,不得起損害心。”
釋義:
白醭,醋、醬油等表面長的白色的霉。
造句:
1、 水燒開以后,鍋里會留下一層厚厚的白醭。
2、 “莨菪白醭”、“覗察”、“嬖臣荀彧”……在不少成年人眼里,這些漢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相關詞語:
蒼白無力白璧青蠅白璧微瑕白璧無瑕白丁俗客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白飯青芻白圭之玷白黑分明白虹貫日白華之怨白駒過隙白駒空谷白蠟明經白龍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