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然
詞語 | 頑然 |
---|---|
拼音 | wán r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愚鈍無知貌。唐 韓愈《答張籍書》:“頑然不入者,親以言諭之。”清 戴名世《<困學集>自序》:“況余才質魯鈍,頑然無所得於心。”(二)、自然質樸貌。明 袁宏道《與陶石簣書》:“西山 若無諸大梵剎,便頑然一岡矣。”
(三)、頑固而不知變通貌。梁啟超《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敬告政府諸公》:“昔 日本 當 明治 十一二年以后,人民之要求國會者風起水涌,其政府頑然不動。”
解釋:
(一)、愚鈍無知貌。
唐 韓愈 《答張籍書》:“頑然不入者,親以言諭之。” 清 戴名世 《<困學集>自序》:“況余才質魯鈍,頑然無所得於心。”
(二)、自然質樸貌。
明 袁宏道 《與陶石簣書》:“ 西山 若無諸大梵剎,便頑然一岡矣。”
(三)、頑固而不知變通貌。
梁啟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敬告政府諸公》:“昔 日本 當 明治 十一二年以后,人民之要求國會者風起水涌,其政府頑然不動。”
釋義:
1.愚鈍無知貌。 2.自然質樸貌。 3.頑固而不知變通貌。
相關詞語:
想當然哀感頑艷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黯然傷神黯然失色黯然銷魂昂然自得傲然屹立岸然道貌黯然神傷黯然無色昂然直入昂然自若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