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
詞語 | 傳道 |
---|---|
拼音 | chuán d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布道。(二)、舊時指傳授古代圣賢的學說。
解釋:
(一)、轉述;傳說。
《楚辭·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作銅雀臺”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載 三國 魏 曹操 《十二月己亥令》:“顧我萬年之后,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三:“傳道 東柯谷 ,淡藏數十家。” 元 傅若金 《書南寧驛》詩:“也知文德能柔遠,傳道新恩欲罷征。”
(二)、指傳說之事。
《周禮·夏官·訓方式》:“誦四方之傳道。” 鄭玄 注:“傳,世世所傳説往古之事也。”
(三)、儒家謂傳授圣賢之道。
唐 韓愈 《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清 戴名世 《樊川書院碑記》:“大賢所臨,流澤甚溥,傳道解惑,邦人鼓舞。”
(四)、指宗教家宣傳教旨。
鄭振鐸 《大佛寺》:“他嗤笑那些專誠的朝山者,傳道者,燒香者,懺悔者。”
釋義:
1.轉述;傳說。 2.指傳說之事。 3.儒家謂傳授圣賢之道。 4.指宗教家宣傳教旨。
造句:
1、 文以載道,教師之道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時刻牢記這一教訓,要認真備課,精心上課,耐心面對每一位學生。
2、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相關詞語:
東道主安貧樂道安貧守道岸然道貌班荊道故暴虐無道北道主人倍道而進背道而馳兵行詭道伯道無兒不見經傳霸道橫行班荊道舊卑不足道悲聲載道倍道而行倍道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