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瀹
詞語 | 疏瀹 |
---|---|
拼音 | shū y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洗滌;沐浴。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紀藝中》:“知微 凡畫圣像,必先齋戒疏瀹,方始援筆。”(二)、特指烹茗。唐 顏真卿 等《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流華浄肌骨,疏瀹滌心原。”
(三)、疏浚,疏通。《宋史·神宗紀二》:“河 決害民田,所屬州縣疏瀹,仍蠲其稅,老幼疾病者振之。”清 袁枚《新齊諧·貓怪》:“屋角有溝,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清 魏堃《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調遣?”
(四)、猶舒暢。宋 劉跂《述懷》詩:“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解釋:
(一)、洗滌;沐浴。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紀藝中》:“ 知微 凡畫圣像,必先齋戒疏瀹,方始援筆。”
(二)、特指烹茗。
唐 顏真卿 等《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流華浄肌骨,疏瀹滌心原。”
(三)、疏浚,疏通。
《宋史·神宗紀二》:“ 河 決害民田,所屬州縣疏瀹,仍蠲其稅,老幼疾病者振之。” 清 袁枚 《新齊諧·貓怪》:“屋角有溝,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 清 魏堃 《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調遣?”
(四)、猶舒暢。
宋 劉跂 《述懷》詩:“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釋義:
1.亦作"疏"。 2.洗滌;沐浴。 3.特指烹茗。 4.疏浚﹐疏通。 5.猶舒暢。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百密一疏弊衣疏食才疏學淺才疏意廣才疏志大草木蕭疏才疏德薄才疏計拙材疏志大德薄才疏綱目不疏禁網疏闊競今疏古朗目疏眉斂后疏前破衲疏羹親疏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