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軸法
詞語 | 拔軸法 |
---|---|
拼音 | bá zhóu fǎ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種方法。解釋:
(一)、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種方法。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八:“ 麟州 據(jù) 河 外,扼 西夏 之衝,但城中無井,惟有一沙泉,在城外,其地善崩,俗謂之抽沙…… 熙寧 中, 呂公弼 帥 河?xùn)| ,令勾當(dāng)公事 鄧子喬 往相其地, 子喬 曰:‘古有拔軸法,謂掘去抽沙,而實(shí)以炭末,墐土即其上,可以筑城,城亦不復(fù)崩矣。’”
釋義:
1.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種方法。
相關(guān)詞語:
拔本塞源拔萃出群拔刀相助拔地?fù)u山拔地倚天拔丁抽楔拔葵啖棗拔葵去織拔來報(bào)往拔茅連茹拔苗助長拔十得五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拔樹尋根拔犀擢象拔新領(lǐng)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