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謚
詞語 | 議謚 |
---|---|
拼音 | yì s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議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禮官評議其生平事跡,擬具上謚或賜謚的名號請旨定奪,叫“議謚”。《國語·楚語上》:“王卒,及葬, 子囊 議謚。”《晉書·秦秀傳》:“ 何曾 卒,下禮官議諡。” 唐 顏真卿 《請復(fù)七圣謚號狀》:“ 寶應(yīng) 中,二圣山陵有司議諡,事不師古,變而行權(quán)。” 清 馮景 《濮議議》:“始議謚時,有司奏為人后者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解釋:
(一)、亦作“ 議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禮官評議其生平事跡,擬具上謚或賜謚的名號請旨定奪,叫“議謚”。
《國語·楚語上》:“王卒,及葬, 子囊 議謚。”《晉書·秦秀傳》:“ 何曾 卒,下禮官議諡。” 唐 顏真卿 《請復(fù)七圣謚號狀》:“ 寶應(yīng) 中,二圣山陵有司議諡,事不師古,變而行權(quán)。” 清 馮景 《濮議議》:“始議謚時,有司奏為人后者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釋義:
1.見"議謚"。
相關(guān)詞語:
不可思議博采眾議崇論閎議從長計議崇論吰議崇論宏議崇論谹議從長商議大發(fā)議論瞽言萏議閎言崇議街談巷議集思廣議街譚巷議恐遭物議力排眾議里談巷議論議風(fē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