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
詞語 | 地龍 |
---|---|
拼音 | dì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地上的龍。(二)、蚯蚓。
解釋:
(一)、地上的龍。
《南史·王僧辯傳》:“三月庚寅,有兩龍自城西江中騰躍升天……父老咸聚而悲,竊相謂曰:‘地龍已去,國其亡乎。’” 明 吳昜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詩:“撇烈天網翻,槎枒地龍繞。” 清 毛祥麟 《三略匯編·小刀會紀略》:“火輪船抵 浦 ,夜必放水,其聲如雷鳴……或曰是謂地龍叫,主不祥,宜禮送之。”
(二)、蚯蚓。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氣候集解》:“蚯蚓即地龍也。”
釋義:
1.地上的龍。 2.蚯蚓。
造句:
1、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家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獨在異鄉為異客,清明佳節倍思親。遙知親人掃墓時,在此場上少一人。祝清明節快樂。
2、諸君鼠竊狗跳,斯君痛哭;此地龍盤虎踞,古之虛言。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跑龍套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鰲憤龍愁拔地搖山拔地倚天白龍魚服筆走龍蛇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