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捉
詞語(yǔ) | 吐捉 |
---|---|
拼音 | tǔ zhuō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吐哺捉發(fā)。解釋:
(一)、吐哺捉發(fā)。
《漢書·王褒傳》:“昔 周公 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文館詞林》卷一五六引 晉 鄭豐 《答陸士龍·鴛鴦》詩(shī)序:“其勞謙接士,吐捉待賢,雖 姬公 之下白屋, 洙 泗 之養(yǎng)三千,無以過也。” 唐 韓愈 《和李相公呈一二知舊》詩(shī):“勿憚吐捉勤,可歌風(fēng)雨調(diào)。”參見“ 吐哺握髮 ”。
釋義:
吐哺捉發(fā)。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禮賢下士,求才心切。
相關(guān)詞語(yǔ):
半吞半吐捕風(fēng)捉影不可捉摸不吐不茹半吐半露不可摸捉啜食吐哺出詞吐氣出言吐詞出言吐氣出言吐語(yǔ)代人捉刀格格不吐揮沐吐餐橫眉吐氣口吐珠璣馬捉老鼠拿云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