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衽
詞語 | 衰衽 |
---|---|
拼音 | shuāi rè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喪服掩于裳際的衣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 孔穎達 疏:“《喪服》注云:衽為兩燕尾,凡用布三尺五寸,上正一尺,兩燕尾衺袲裁二尺五寸,下廣四寸,綴於身旁,所以掩裳際也。” 楊伯峻 注:“古代喪服衣襟較衣長,掩于裳際。”解釋:
(一)、古代喪服掩于裳際的衣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 孔穎達 疏:“《喪服》注云:衽為兩燕尾,凡用布三尺五寸,上正一尺,兩燕尾衺袲裁二尺五寸,下廣四寸,綴於身旁,所以掩裳際也。” 楊伯峻 注:“古代喪服衣襟較衣長,掩于裳際。”
釋義:
衰衽是漢語詞匯,讀音是shuāi rèn ,意思是古代喪服掩于裳際的衣襟。
相關詞語:
材薄質衰定亂扶衰鼓衰力盡紅衰翠減連衽成帷門衰祚薄年衰歲暮艾發衰容被發左衽披發左衽衽扱囊括衽革枕戈色衰愛弛盛衰榮辱盛衰興廢衰當益壯盛必慮衰生榮死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