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擬
詞語 | 規擬 |
---|---|
拼音 | guī n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某物與另物形狀之相似者。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內又進兩天門,路漸東北轉,崖石詭變,多所仿類,導者行急,予強留諦視,顧此失彼,然予所欲睹者,正不在種種規擬也。”(二)、設想;擬定。郭沫若《海濤集·我是中國人》:“《詩經》的時代,果真如‘毛傳’或‘朱注’所規擬的那樣嗎?他們究竟有什么確實的根據?”郭沫若《斷斷集·再談官票寶鈔》:“他最初的建議便是那 咸豐 元年九月所奏的理財一折,在那兒他規擬了一條。”
解釋:
(一)、謂某物與另物形狀之相似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內又進兩天門,路漸東北轉,崖石詭變,多所仿類,導者行急,予強留諦視,顧此失彼,然予所欲睹者,正不在種種規擬也。”
(二)、設想;擬定。
郭沫若 《海濤集·我是中國人》:“《詩經》的時代,果真如‘毛傳’或‘朱注’所規擬的那樣嗎?他們究竟有什么確實的根據?” 郭沫若 《斷斷集·再談官票寶鈔》:“他最初的建議便是那 咸豐 元年九月所奏的理財一折,在那兒他規擬了一條。”
釋義:
1.謂某物與另物形狀之相似者。 2.設想;擬定。
相關詞語:
陳規陋習重規迭矩重規沓矩重規疊矩重規累矩重規襲矩打破常規蹈規循矩蹈矩循規迭矩重規疊矩重規規矩準繩規求無度規行矩步規圓矩方公規密諫規矩鉤繩規矩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