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誑
詞語 | 虛誑 |
---|---|
拼音 | xū ku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欺蒙,欺騙。解釋:
(一)、欺蒙,欺騙。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有德不假身高,無智徒勞百歲。構之虛誑,不如驗之取實。” 宋 范仲淹 《奏辯陳留移橋》:“又根究得元《乞移橋狀》內所説損卻人命及陷沒財物,并是虛誑。” 元 無名氏 《小張屠》戲文第一折:“母親行時時親拜覆,勤勤的廝問當,便有志誠心無半點兒虛誑。”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此事經 華陰 、 朝邑 二縣勘核,決非虛誑,然非思議所及之境矣。”
釋義:
虛誑,漢語詞匯。釋義:欺蒙,欺騙。注音:xū kuáng。
相關詞語:
避實擊虛避實就虛不虛此行趁虛而入乘虛迭出乘虛而入詞鈍意虛乘隙搗虛乘虛蹈隙殆無虛日彈無虛發恫疑虛喝搗虛批吭搗虛撇抗恫疑虛猲浮名虛譽浮語虛辭返虛入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