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理
詞語 | 申理 |
---|---|
拼音 | shēn l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申辯申理冤濫。(二)、治理數窮于下,則不能申理。--《文子》
解釋:
(一)、治理。
《文子·上仁》:“數窮於下,則不能申理;行墮於位,則不能持制。”
(二)、為受冤屈的人昭雪。
漢 焦贛 《易林·訟之屯》:“東上 泰山 ,見 堯 自言,申理我冤,以解憂患。”《北史·竇熾傳》:“ 熾 抑挫豪右,申理幽滯,在州十載,甚有政績。”《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元年》:“詔諸州長吏平決獄訟,申理冤濫。”
(三)、依法處理。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張于二廷尉》:“ 周勃 就國,人上書告 勃 欲反…… 釋之 正為廷尉,不能救,但申理犯蹕、盜環一二細事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盧仝》:“嘗為惡少所恐,訴于 愈 ,方為申理。”
釋義:
1.治理。 2.為受冤屈的人昭雪。 3.依法處理。
相關詞語:
秉公辦理擘肌分理不可理喻不近道理殘民害理詞不逮理詞窮理極慘無人理詞窮理盡詞窮理絕詞窮理屈詞正理直辭巧理拙辭窮理屈重理舊業待理不理洞徹事理斷無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