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簪
詞語 | 冠簪 |
---|---|
拼音 | guān z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使冠固定于發髻上的簪子。明 沉德符《野獲編·叛賊·發冢》:“其棺內外寳貨不可勝計,沉 得其冠簪一枚,長數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明 李東陽《兆先赴試三河念之有作》詩:“髻丱能幾時,忽已勝冠簪。”勝冠簪,猶言成年。(二)、比喻仕宦。明 李東陽《不寐》詩:“弱歲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解釋:
(一)、使冠固定于發髻上的簪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發冢》:“其棺內外寳貨不可勝計, 沉 得其冠簪一枚,長數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 明 李東陽 《兆先赴試三河念之有作》詩:“髻丱能幾時,忽已勝冠簪。”勝冠簪,猶言成年。
(二)、比喻仕宦。
明 李東陽 《不寐》詩:“弱歲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釋義:
guàn zān1.使冠固定于發髻上的簪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叛賊·發冢》:“其棺內外寳貨不可勝計,沈得其冠簪一枚,長數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 明 李東陽 《兆先赴試三河念之有作》詩:“髻丱能幾時,忽已勝冠簪。”勝冠簪,猶言成年。2.比喻仕宦。 明 李東陽 《不寐》詩:“弱歲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相關詞語:
虎而冠褒衣危冠白面儒冠超今冠古持橐簪筆沖冠發怒沖冠怒發沖冠眥裂倒冠落佩倒冠落珮遁跡黃冠峨冠博帶鳳冠霞帔發怒穿冠發踴沖冠發植穿冠發怒沖冠發上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