嗢噱
詞語 | 嗢噱 |
---|---|
拼音 | wà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笑不止,樂不自勝。解釋:
(一)、笑;大笑。
三國 魏 曹丕 《答鍾繇書》:“執(zhí)書嗢噱,不能離手。”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后予聞此説,每嗢噱而已。”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 劉振凡 ﹞曰:‘吾呼汝十數聲而汝怒,汝終日呼佛當如何?’ 方 ( 方克敬 )亦為之嗢噱。”
(二)、笑談,笑話。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五:“﹝ 楊文公 ﹞題其榜曰:‘世業(yè) 楊 家鞵底。’或問其故,曰:‘是他別人腳跡。’當時傳以為嗢噱。”
(三)、談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隱約三數語,即趨出。生意必有佳報;而 辛 乃坐與嗢噱,不復有他言。” 何垠 注:“嗢噱,談笑也。”
釋義:
嗢噱,漢語拼音wà jué,意思是笑不止,樂不自勝。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