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牌
詞語 | 未牌 |
---|---|
拼音 | wèi pá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宋史·律歷志三》:“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署置於 文德殿 門內之東偏,設鼓樓、鐘樓於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牌以告時於晝。”原注:“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牌,原指報時的牙牌,后因以稱未時為未牌,即今十三時至十五時。解釋:
(一)、《宋史·律歷志三》:“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署置於 文德殿 門內之東偏,設鼓樓、鐘樓於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牌以告時於晝。”原注:“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牌,原指報時的牙牌,后因以稱未時為未牌,即今十三時至十五時。
《水滸傳》第五四回:“至未牌時分,都收四面軍兵還寨。”參見“ 未時 ”。
釋義:
1.《宋史.律歷志三》:"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署置于文德殿門內之東偏,設鼓樓﹑鐘樓于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牌以告時于晝。"原注:"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牌,原指報時的牙牌,后因以稱未時為未牌,即今十三時至十五時。
相關詞語:
寶刀未老兵未血刃草創(chuàng)未就長樂未央雌雄未決存亡未卜拆牌道字沉吟未決遲疑未決喘息未定得未曾有得未嘗有方興未艾防患未然方來未艾方興未已方滋未艾防患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