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咎
詞語 | 自咎 |
---|---|
拼音 | zì ji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自己責(zé)備自己。咎(jiù)。解釋:
(一)、自責(zé);歸罪于己。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倪》:“﹝ 子胥 ﹞三年自咎,不親妻子,饑不飽食,寒不重綵。”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自咎自責(zé),貫心刻髓。”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既以自咎,又嘆執(zhí)事者,所守異于人人。” 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 籍 初不以此望公,而公深以自咎。”
釋義:
自咎,指自己責(zé)備自己。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
造句:
1、一個人最難堪的事情莫過于被迫去為自己的失誤而自咎。
2、我們?nèi)绻煊X自己一直在輕慢神,就必滿面羞慚自咎,因為我們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相關(guān)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guān)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咎既往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