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貼
詞語 | 伏貼 |
---|---|
拼音 | fú ti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同“伏帖”解釋:
(一)、亦作“ 伏帖 ”。平伏而緊貼在上面。
《廣群芳譜·茶譜四》:“世人多用竹器貯茶,雖復(fù)多用箬護(hù),然箬性峭勁,不甚伏帖,風(fēng)濕易侵。” 朱自清 《阿河》:“她的頭發(fā)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額的留海也梳得十分伏貼。” 蕭紅 《生死場》三:“一張葉子落到 王婆 的頭上,葉子是安靜的伏貼在那里。”
(二)、舒坦,舒適。
《老殘游記》第二回:“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説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
釋義:
①緊貼在上面:壁紙糊得很~。 ②同‘伏帖’①。
造句:
1、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gè)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gè)毛孔不暢快。
2、她悠悠忽忽、伏伏貼貼地伏在他的懷里.
相關(guān)詞語:
不伏燒埋不甘雌伏此伏彼起此起彼伏鴟張鼠伏發(fā)奸擿伏福倚禍伏伏低做小伏地圣人伏而咶天伏法受誅伏虎降龍伏龍鳳雛發(fā)隱擿伏服服貼貼伏首貼耳俯首貼耳狐憑鼠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