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米
詞語 | 逋米 |
---|---|
拼音 | bū m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拖欠未納的賦米。《晉書·桓伊傳》:“上疏,以 江州 虛耗,加連歲不登,今餘戶有五萬六千,宜并合小縣,除諸郡逋米。”《新唐書·蘇弁傳》:“弁 之判度支,方大旱,州縣有逋米,斷 貞元 八年以前,凡三百八十萬斛,人亡數在,弁 奏請出以貸貧民。”解釋:
(一)、拖欠未納的賦米。
《晉書·桓伊傳》:“上疏,以 江州 虛耗,加連歲不登,今餘戶有五萬六千,宜并合小縣,除諸郡逋米。”《新唐書·蘇弁傳》:“ 弁 之判度支,方大旱,州縣有逋米,斷 貞元 八年以前,凡三百八十萬斛,人亡數在, 弁 奏請出以貸貧民。”
釋義:
逋米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bū mǐ,是指拖欠未納的賦米。
相關詞語:
逋逃之臣逋慢之罪逋逃之藪柴米夫妻吹糠見米柴米油鹽唱沙作米等米下鍋斗米尺布飛米轉芻畫沙聚米聚米為山簡絲數米聚米為谷凌雜米鹽粒米狼戾粒米束薪米珠薪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