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犀
詞語 | 爨犀 |
---|---|
拼音 | cuàn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說 晉 溫嶠 過 牛渚磯 ,燃犀角照磯水,看見水中許多精怪。見《晉書·溫嶠傳》。后用以比喻洞察奸邪。 唐 杜甫 《覆舟》詩之二:“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參見“ 燃犀 ”。解釋:
(一)、傳說 晉 溫嶠 過 牛渚磯 ,燃犀角照磯水,看見水中許多精怪。見《晉書·溫嶠傳》。后用以比喻洞察奸邪。
唐 杜甫 《覆舟》詩之二:“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眳⒁姟?燃犀 ”。
釋義:
《異苑》卷七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幘。其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閣,何意相照耶?」嶠甚惡之,未幾卒。
相關詞語:
拔犀擢象稱薪而爨秤薪而爨稱柴而爨爨桂炊玉分居異爨暮爨朝舂樵蘇不爨樵蘇失爨燒犀觀火束貝含犀犀角燭怪犀牛望月析骸以爨犀頂龜文犀顱玉頰犀燃燭照犀照牛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