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比
詞語 | 校比 |
---|---|
拼音 | xiào b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調查戶口、財物。《周禮·地官·黨正》:“以歲時涖校比。”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校比,族師職所謂以時屬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眾寡,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車輦,如今小案比。”《北史·韓麒麟傳》:“往年校比戶貫,租稅輕少。臣所統 齊州,租粟纔可給俸。”(二)、考核評定。《三國志·魏志·王昶傳》:“昶 以為 唐 虞 雖有黜陟之文,而考課之法不垂。周 制冢宰之職,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又無校比之制。”
解釋:
(一)、調查戶口、財物。
《周禮·地官·黨正》:“以歲時涖校比。”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校比,族師職所謂以時屬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眾寡,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車輦,如今小案比。”《北史·韓麒麟傳》:“往年校比戶貫,租稅輕少。臣所統 齊州 ,租粟纔可給俸。”
(二)、考核評定。
《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昶 以為 唐 虞 雖有黜陟之文,而考課之法不垂。 周 制冢宰之職,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又無校比之制。”
釋義:
1.調查戶口﹑財物。 2.考核評定。
相關詞語:
比比皆是比肩并起比肩而立比肩繼踵比肩齊聲比類從事比屋可封比物此志比翼連枝比翼齊飛比翼雙飛比肩接踵比肩連袂比肩隨踵比肩系踵比量齊觀比目連枝比年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