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況
詞語 | 自況 |
---|---|
拼音 | zì kuà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拿別的人或事物來比自己:以包公自況。借蓮花自況。解釋:
(一)、猶自比。
《南史·隱逸傳上·陶潛》:“著《五柳先生傳》,蓋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録。”《新唐書·張九齡傳》:“ 九齡 既戾帝旨,固內懼,恐遂為 林甫 所危,因帝賜白羽扇,乃獻賦自況。”《金史·海陵紀》:“與近臣燕語,輙引古昔賢君以自況。” 明 文徵明 《鐵柯記》:“此殆造物者成吾志也,遂以自況,而人亦諒之,不以為過。”
釋義:
zì kuàngㄗㄧˋ ㄎㄨㄤˋ自況(自況)猶自比。《南史·隱逸傳上·陶潛》:“著《五柳先生傳》,蓋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新唐書·張九齡傳》:“ 九齡 既戾帝旨,固內懼,恐遂為 林甫 所危,因帝賜白羽扇,乃獻賦自況。”《金史·海陵紀》:“與近臣燕語,輙引古昔賢君以自況。” 明 文徵明《鐵柯記》:“此殆造物者成吾志也,遂以自況,而人亦諒之,不以為過。”
造句:
1、他以鹓自況,嘲笑惠施所居的相位,不過如鴟所得的一只腐鼠而已。
2、最后詩人自況,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