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裘
詞語 | 襲裘 |
---|---|
拼音 | xí qiú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盛禮時,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見于外,謂之襲裘。解釋:
(一)、古代盛禮時,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見于外,謂之襲裘。
《禮記·檀弓上》:“ 曾子 襲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髮。 子游 趨而出,襲裘帶絰而入。 曾子 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孔穎達 疏:“凡弔喪之禮,主人未變之前,弔者吉服而弔,吉服謂羔裘玄冠緇衣素裳,又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則此裼裘而弔是也。主人既變之后,雖著朝服而加武以絰,又掩其上服,若是朋友,又加帶,則此襲裘帶絰而入是也?!薄抖Y記·喪大記》:“弔者襲裘,加武,帶絰?!?陳澔 集說:“弔者小斂后來,則掩襲裘上之裼衣?!?/p>
釋義:
【詞語】:襲裘【注音】:xí qiú【釋義】:1.古代盛禮時,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見于外,謂之襲裘。
相關(guān)詞語:
愛毛反裘傳圭襲組傳龜襲紫傳爵襲紫重規(guī)襲矩重金襲湯大寒索裘蹈常襲故蹈襲覆轍貂裘換酒冬裘夏葛蹈襲前人冬箑夏裘東抄西襲反裘負芻肥馬輕裘反裘負薪反裘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