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軍
詞語 | 撫軍 |
---|---|
拼音 | fǔ j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謂太子從君出征。《左傳·閔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宋 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東宮居曰監國,行曰撫軍。”(2).官名。將軍稱號。 三國 魏文帝 封 司馬懿 為撫軍將軍。其后 晉 、 南北朝 皆有此稱,省稱撫軍。《晉書·宣帝紀》:“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桓桓撫軍,古賢作冠,來牧 幽都 ,濟厥涂炭。”(3).官名。 明 清 時巡撫的別稱。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路公別傳》:“入為御史,劾 宜興 、 烏程 、 巴縣 三閣老,一太宰,二撫軍,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陽 《女盜俠傳》:“ 朱 某 江蘇 人,以諸生捐納知縣,需次 山東 ,奉撫軍委,解餉入都。”解釋:
(一)、謂太子從君出征。
《左傳·閔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宋 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東宮居曰監國,行曰撫軍。”
(二)、官名。將軍稱號。
三國 魏文帝 封 司馬懿 為撫軍將軍。其后 晉 、 南北朝 皆有此稱,省稱撫軍。《晉書·宣帝紀》:“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桓桓撫軍,古賢作冠,來牧 幽都 ,濟厥涂炭。”
(三)、官名。
明 清 時巡撫的別稱。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路公別傳》:“入為御史,劾 宜興 、 烏程 、 巴縣 三閣老,一太宰,二撫軍,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陽 《女盜俠傳》:“ 朱 某 江蘇 人,以諸生捐納知縣,需次 山東 ,奉撫軍委,解餉入都。”
釋義:
1.謂太子從君出征。 2.官名。將軍稱號。三國魏文帝封司馬懿為撫軍將軍。其后晉﹑南北朝皆有此稱﹐省稱撫軍。 3.官名。明清時巡撫的別稱。
造句:
1、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2、朕自先朝肅將天威,撫軍朔方,殆將十年,親御甲胄,力戰卻敵者屢矣。
相關詞語:
敗軍之將筆掃千軍百般撫慰避軍三舍常勝將軍殘軍敗將大樹將軍斷頭將軍扼喉撫背撫躬自問撫今追昔撫景傷情撫綏萬方撫心自問撫掌大笑撫今悼昔撫今思昔撫今痛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