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信
詞語 | 驃信 |
---|---|
拼音 | piào xì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古南蠻諸國的國君。解釋:
(一)、指古南蠻諸國的國君。
《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子 尋閤勸 立,或謂 夢湊 ,自稱‘驃信’,夷語君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五:“自下手筑城日舉烽,直至 大渡河 ,凡九十三日,樓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不暇,兵以詐勝,斯之謂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一節(jié):“ 楊干真 滅 大長和國 ,擁立 趙善政 為驃信,國號 大天興 ,又名 興源國 。”
釋義:
驃信,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古南蠻諸國的國君。
相關詞語:
半信半疑背信棄義不言而信抱柱之信半信不信半疑半信背義負信篤信好學風信年華果于自信寡信輕諾果刑信賞花信年華將信將疑講信修睦隴頭音信履信思順鸞音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