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
詞語 | 胥吏 |
---|---|
拼音 | xū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官府中辦理文書的小官吏。解釋:
(一)、官府中的小吏。
《北齊書·彭城王浟傳》:“守令參佐,下及胥吏,行游往來,皆自賚糧食。” 唐 柳宗元 《梓人傳》:“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集·太祖右文》:“武人多不知書,案牘、法令、書判、行移悉仰胥吏。” 清 錢謙益 《與蔣明府論優免事宜》:“竊見所頒書冊,似猶出胥吏筆牘,有意上下其手,未經臺覽者也。” 梁啟超 《變法通議》:“官制不善,習非所用,用非所習,委權胥吏,百弊蝟起。”
釋義:
“胥”指的是一種基層的辦事人員,即政府將平民按戶口加以控制,并從中選拔出“有才智者”加以管理。“吏”本是指替天子管理臣民、處理政務的人,即“官”。一般認為,漢代以后“吏”逐漸專指小吏和差役,即沒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員。有人這樣形容它與“官”的區別:“官如大魚吏小魚,完糧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貓,具體而微舐人膏”。由于兩者都是指代官府的各類辦事人員和差役,后世遂有人將胥、吏并稱。
造句:
1、 清代官場存在著嚴重的官不理事的風氣,而胥吏則握有越來越多的行政實權,于是輿論就對胥吏權重多有抨擊。
2、 摘要胥吏作為傳統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制社會國家機器的運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視。
相關詞語:
官虎吏狼急吏緩民抉目胥門刻木為吏濫官污吏門生故吏貪官污吏削木為吏一行作吏一夢華胥贓官污吏虎冠之吏老吏斷獄刀筆之吏貪吏猾胥封狼居胥濫官酷吏山珍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