牸犀
詞語 | 牸犀 |
---|---|
拼音 | zì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雌性的犀牛。又稱兕犀、沙犀。《新唐書·地理志四》:“﹝ 鄯州 ﹞土貢:牸犀角。”《爾雅翼·釋獸一》:“牸犀之角,文理細膩,斑白分明……牸犀,古人或但謂之牸,蓋即兕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犀》﹝集解﹞引 陶弘景 曰:“又有牸犀,角甚長,文理似犀,不堪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犀》:“兕犀即犀之牸者,亦曰沙犀。”解釋:
(一)、雌性的犀牛。又稱兕犀、沙犀。
《新唐書·地理志四》:“﹝ 鄯州 ﹞土貢:牸犀角。”《爾雅翼·釋獸一》:“牸犀之角,文理細膩,斑白分明……牸犀,古人或但謂之牸,蓋即兕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犀》﹝集解﹞引 陶弘景 曰:“又有牸犀,角甚長,文理似犀,不堪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犀》:“兕犀即犀之牸者,亦曰沙犀。”
釋義:
1.雌性的犀牛。又稱兕犀﹑沙犀。
相關詞語:
拔犀擢象燒犀觀火束貝含犀犀角燭怪犀牛望月犀頂龜文犀顱玉頰犀燃燭照犀照牛渚牙簽犀軸一點靈犀拽象拖犀心有靈犀一點通一點犀通心有靈犀燃犀溫嶠齒如瓠犀牛渚燃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