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泉
詞語(yǔ) | 重泉 |
---|---|
拼音 | chóng qu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猶深淵。(二)、指土壤的深層。
(三)、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四)、古地名。
(五)、苔蘚名。
解釋:
(一)、猶深淵。
《淮南子·齊俗訓(xùn)》:“積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晉書·裴頠傳》:“是以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 南朝 梁 丘遲 《夜發(fā)密巖口》詩(shī):“萬(wàn)尋仰危石,百丈窺重泉。”
(二)、指土壤的深層。
清 方文 《贈(zèng)姚有仆進(jìn)士》詩(shī):“山勢(shì)鬱且奇,文木托其巔。上枝拂垂云,下根入重泉。”
(三)、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shī)·效潘岳<悼亡>》:“美人歸重泉,悽愴無(wú)終畢。” 宋 蘇軾 《祭單君貺文》:“云何不弔,銜痛重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獨(dú)此技未有嫡傳,重泉猶以為憾。”
(四)、古地名。
《楚辭·天問(wèn)》:“ 湯 出 重泉 ,夫何辠尤?” 王逸 注:“ 重泉 ,地名也。”《史記·河渠書》:“ 臨晉 民愿穿 洛 以溉 重泉 以東萬(wàn)餘頃故鹵地。”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重泉 故城在 同州 蒲城縣 東南四十五里,在 同州 西北亦四十五里。”
(五)、苔蘚名。
《表異錄·蔬穀》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苔名重泉,亦呼宣蘚,亦名妬草。”今本《述異記》卷下作“重錢”。
釋義:
《楚辭·天問(wèn)》:“ 湯 出 重泉 ,夫何辠尤?” 王逸 注:“ 重泉 ,地名也。”
相關(guān)詞語(yǔ):
安土重遷安故重遷安土重舊安土重居百舍重繭抱恨黃泉卑辭重幣碧落黃泉幣重言甘避重就輕不飲盜泉不知輕重百舍重趼避重逐輕秉節(jié)持重不足輕重重蹈覆轍重見(jiàn)天日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