捃摭
詞語 | 捃摭 |
---|---|
拼音 | jùn zh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摘取;搜集;采集。解釋:
(一)、采取,采集。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及如 荀卿 、 孟子 、 公孫固 、 韓非 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周書·儒林傳·熊安生》:“乃討論圖緯,捃摭異聞,先儒所未悟者,皆發(fā)明之。”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隱》:“余為捃摭其文,附以説解,令吏士有所取法焉。”
(二)、指搜羅材料以打擊別人。
宋 蘇軾 《與鄭靖老書》之四:“某見 張君俞 ,乃始知公中間亦為小人所捃摭。”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竇群》:“ 羣 等怨,遂捃摭 吉甫 陰事告之。”
釋義:
收集;采集:捃摭異聞|捃摭史跡|捃摭他人陰私。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