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矩
詞語 | 絜矩 |
---|---|
拼音 | xié j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征道德上的規范。解釋:
(一)、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征道德上的規范。
《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注:“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愿,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杰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釋義:
xiéjǔ度量,法度。絜是用繩圍量,矩是規范,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征道德上的規范。
相關詞語:
重規迭矩材茂行絜重規沓矩重規疊矩重規累矩重規襲矩蹈規循矩蹈矩踐墨蹈矩循規蹈矩循彟迭矩重規疊矩重規度長絜大度長絜短方領矩步方言矩行規矩準繩規行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