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血
詞語 | 毛血 |
---|---|
拼音 | máo x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動物的毛與血。指祭祀時所用犧牲。(二)、指鳥獸。
(三)、指人的毛發與氣血。
解釋:
(一)、動物的毛與血。指祭祀時所用犧牲。
《孔子家語·問禮》:“玄酒以祭,薦其毛血。”《舊唐書·孝友傳·崔沔》:“未有火化,茹毛飲血,則有毛血之薦。”
(二)、指鳥獸。
唐 杜甫 《雕賦》:“觀其夾翠華而上下,卷毛血之崩奔,隨意氣而電落,引塵沙而晝昏……斯亦足重也。” 宋 李綱 《答賓勞》:“譬猶仗下之馬,韝上之鷹,飽毛血而不搏,飫芻豆而不鳴。”
(三)、指人的毛發與氣血。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
釋義:
1.動物的毛與血。指祭祀時所用犧牲。 2.指鳥獸。 3.指人的毛發與氣血。
相關詞語:
愛毛反裘愛惜羽毛碧血丹心兵不血刃不毛之地不擒二毛拔毛濟世拔毛連茹抱璞泣血兵未血刃兵無血刃不拔一毛蒼蠅見血吹毛利刃吹毛求疵椎心泣血萇弘碧血吹毛求瑕